點擊圖片,進入報名。
天氣越來越冷,飲品店生意難免受影響。趁著這段時間,你不妨考慮做這么一件事情——在店里找一款合適的產品,為其想出一個美麗的故事。
這就是今天要說的話題——用3個關鍵詞講講如何打造爆款產品。
咖門|啡姐,發自上海
1
你店里有沒有一款可以持續暢銷的產品?
轉眼就冬天了。
如今去商圈溜達溜達,夏季“冰涼激爽”的氣泡、雪頂系列少了許多。聽上去就溫暖的燕麥、紅豆、青稞開始出現在大大小小的飲品店中。
看看CoCo上新的桂圓、銀耳、枸杞、紅棗、青稞各種交叉組合系列,聽起來簡直不要太補好么。
當然,一些品牌延續著自己的推新思路——
比如前一段奈雪の茶“霸氣”系列輪到“牛奶小確杏”登場,近期冬季又推出了“鮮牛乳”系列;而喜茶“滿杯”系列,適宜熱飲的柑橘系“滿杯紅柚”和“滿杯橙橙”作為了主推。
▲要有一款四季暢銷的產品
說起來,現在是一個很難讓產品爆發式暢銷的時代。對于很多小小飲品店來說,缺少高認知度和忠實粉絲,換季其實是一個通過產品提升人氣的好機會。
而遺憾的是,市場上很典型的現象是“哇哦那個XX產品XX家上了賣瘋了,我們趕緊買一杯,學起來~”“哎呀,樣子差不多就行啦!”。
抱著這種態度四處“考察”的,左上角慢走不送哦。
然而,也不乏一些品牌,希望能推出自己的當家產品,卻苦于摸不清路數。
那么跟著啡姐思考這樣一個問題,除了原材料的新鮮優質、配方好味的基礎要素(是的,這已經是基礎要素),一款暢銷產品是如何煉成的呢?
2
打造暢銷產品的三個關鍵詞
如果你關注咖門之前的報道,在抹茶領域我們曾報道過這樣一個品牌——無邪日式甜品。
在最初搜索資料的時候,它家的一款產品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是這樣的。
▲無邪的一款產品,名叫“無邪十一式”
好看么,挺好看。然而,這是什么?裝在杯子里的多層蛋糕?
就是這樣一款“四不像”產品,長期位列該店鋪暢銷前茅,經常處于沽清狀態。顯然從產品力上,成為了無邪的當家特色款。
為什么?
關鍵詞一:故事
故事,說的是產品承載的豐富性。
注意這里的“豐富性”不是說讓你研發產品時往“大雜燴”里整,而是產品之于消費者有沒有足夠的想象空間。
舉個例子,曾經一位飲品行業人士告訴啡姐,NFC果汁的一個市場認知瓶頸:太直觀了。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簡明,消費者能很容易算出可接受的價格,“那么, 為什么不直接買水果吃呢?”
▲產品沒有想象空間,就難有故事可講
至于中間滅菌技術、冷鏈運輸的成本、進入零售渠道的艱難,多數消費者購買時不會考慮。
回過頭來看這個“無邪十一式”,“品牌+數字量詞”的名字,你甚至連“這是什么”都得不到,卻有種制作過程復雜的“不明覺厲”之感。
當產品端到面前,你甚至會開始琢磨這十一式究竟體現到了什么地方,如果沒忍住去問了店家,bingo,收獲潛在粉絲+產品傳播小幫手一枚。
你已經要琢磨怎么在朋友圈的措辭描述了,幾乎要忘掉45元一杯究竟值不值的問題了。
這就是豐富感能帶給消費者的想象空間,也是產品與消費者交互的最大化。
產品名字本身也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,“無邪十一式”本身聽起來很像一種武俠功夫,在點評網站上,就有消費者將其和“降龍十八掌”聯系了起來;而這個抹茶品牌另一個人氣產品“將軍的淚”——
▲產品“將軍的淚”
聽上去就能自動腦補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好么。
在這一點上,無論喜茶的“滿杯”還是奈雪的“霸氣”,從名字到產品形態也都呈現出一種豐富感。
關鍵詞二:“少女”
這里的“少女”,是說要把握產品目標客群的心理角色定位。
曾經看到這樣一個觀點:對鎖定目標客群時具有重大功能的,是年齡及性別之外的“心理角色”。
怎么講?即你需要面對的不只是這個年齡段的女性,而是她們認為買你這一杯產品能夠“得到什么樣的自己”。
這包括但不限于:“這一刻心情需要怎么表達”、“po出照片大家會不會覺得贊”、“能不能朝著理想的樣子近一點”……
消費者拿到產品時,能不能get到這種感覺。
很直觀的是外形。繼續說“無邪十一式”,前面提到它“四不像”,是說很難從常用名詞中一下說出它是什么,但這卻不影響它的美貌。第一印象,這個產品很像從動漫、游戲作品里變出來的甜品style,有種“瞬間突破次元壁”“活力滿滿”的少女感。
而櫻花系列則是毫不講理的“少女心爆棚”了。
▲瞄準核心消費客群,使其有代入感
這里,要把“星爸爸”搬出來。還記得去年那款只銷售了幾天,但感覺無處不在的獨角獸星冰樂么?盡管從一些反饋來看口感一言難盡,但那份夢幻的顏值簡直是天然的社交利器。
當消費者購買到這杯產品并曬出來,心理難免會有一種小雀躍,“嘿,這簡直是太酷了。”
當然,不是說飲品店產品非要走少女路線,比如,以商務人士為主打的Teasoon,產品呈現上就會都偏穩重,黑金、線條元素頻繁出現,特別產品是直擊商務人士需求的“喚醒烏龍”——在你定位的目標客群,找到他們想要成為/證明什么樣的自己。
把“少女”一詞提出來,是因為這代表著消費者心理角色定位的一種極致。一方面,年輕是一種美好、活力、普適性強的愿望;同時,女性是飲品消費的主力、且有審美能力、是帶動身邊消費的主導。
從消費者希望被認作何種“心理角色”來思考產品出發點,更容易預測其最終的消費行為。
關鍵詞三:有趣
“有趣”重在產品體驗帶來的形式感。
在無邪不少產品中,呈現出來的不只是一個“端上來就能吃/喝”的狀態,似乎總要麻煩消費者動動手,才能得到一個完整或者更有滋味的產品——這不是矯情地制造障礙,而是一種形式感打造,一種關于產品體驗的延伸。
▲打造一種儀式上的“有趣”
通常我們講產品“色香味”俱全,但如今飲品領域激烈的競爭下,視覺、嗅覺、味覺上的呈現開始不夠了,想要留在消費者心中,需要多感官的沉浸式體驗,消費流程設計本身也是一種形式感。
另一個例子,上海一家咖啡館,售賣的咖啡產品不僅標注了由CQI評測的分數,甚至還有由口感、果酸、干濕香氣和馀韻等指標建立的坐標系統,用文字闡述其風味。
當咖啡上桌,精致的木質托盤上3個杯子。一熱一冷兩杯,來呈現咖啡在兩種溫度下的不同風味。另一小杯,則是用來品鑒香氣的咖啡粉。
這不僅是產品價值的增量體現,還在給消費者傳達這樣一種信息——
你在工作生活上的努力付出,值得這樣莊重、精致地對待自己。
3
結 語
打造暢銷產品,方法一搜多了去。別忘了兩點:原材料新鮮優質、配方好味是基礎;既不能一蹴而就,也不能一勞永逸。
報名方式:關注公眾號咖門了解詳情
END
統籌:咖sir | 編輯:忽而
本文為咖門原創,未經許可請勿轉載
商務合作 | 微信:mengmeng4784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