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網紅茶飲店排隊之后只剩泡沫?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……

            網紅茶飲店排隊之后只剩泡沫?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……
            咖門kame
            中國餐飲報告
            2018-01-12
            6.1萬

            從喜茶、奈雪の茶獲億元級別融資,到長達3個小時的網紅茶排隊現象,這波被叫做“新式茶”的飲品,在行業內搶足了風頭。

            產品上取代粉末勾兌,采用現泡茶湯、新鮮牛奶,空間設計上越來越驚艷,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歡。

            可依舊會有不少的聲音和質疑:新茶飲憑什么會火?它真的有那么厲害?

            新茶飲究竟有多厲害?我們可以來算一筆賬——

            咖門|李沐

            1

            開辟出新的消費場景:

            喜茶一家店一天的茶葉消耗量,是一家普通茶館的20倍

            A茶館開在鄭州一高檔社區,可以說是目前,傳統茶館里活得比較好的一家了。

            一個周末的下午,約上朋友去那里喝茶,拿到菜單端詳了一番:最貴的茶1288元/人,茶葉沒有限制,可以隨便取泡;但也有最便宜的128元/人,茶葉只能取一次。

            來了兩杯128元的鐵觀音,一杯所用茶葉也就6、7克,泡了五六杯,兩個多小時就這樣打發了。

            據茶藝師介紹,這家茶館一天下來,會有20桌左右的客人。翻臺率之低令人發指,但客單價極高,水還要另外收費。即便如此,到這里消費1288元/人套餐的,也大有人在。

            這里,我們先為這家茶館每天消耗掉的茶葉量算筆賬:以每天20桌客人、每桌平均4人、每人10克茶葉計算,每天一家茶館消耗掉的茶葉在800克左右(具體情況各有不同)。

            ▲一家生意還不錯的茶館,一天喝掉一斤多的茶

            再來看看,同樣用茶葉泡茶賣給顧客的新茶飲店。以喜茶為例,2016年8月,在咖門對喜茶創始人聶云宸的采訪中,他表示,一家90㎡的店,當時一天可以賣近2000杯茶。假設一杯茶的茶葉使用量為8克,一家門店一天消耗掉的茶葉就是16000克,是茶館的20倍。

            并且,由于門店數量有限,喜茶的用茶量在行業里并不高,生意更好的一點點,門店數量達到2400多家的CoCo都可,一天對茶葉的消耗量恐怕更是驚人。

            在茶葉的消費場景中,新茶飲可以說是橫空出世,另辟蹊徑,將奶、水果和茶結合,塑造出了新的消費方式,年輕人消費茶葉的激情也重新被點燃。

            單從茶葉消費這一個角度,蜂擁出現的新茶飲門店就在以足夠的實力將傳統的消費格局打破、重新組合。有理由相信,在未來的格局中,新茶飲有望擁有和工業用茶同樣的話語權。

            2

            激活茶產業的沉寂:

            傳統茶商組團“殺入”新茶飲供應鏈

            十多年前,張先生從福建來到鄭州一茶城,做茶葉生意。

            2000年左右,張先生的生意達到了巔峰,幾十㎡的商鋪,每年的凈利潤在100萬元左右。

            每年的兩大節日:中秋節和春節前夕,店內幾名服務員都要通宵打包客戶預訂的茶葉。這些茶葉大都作為禮品被送出去,到達喝茶的人手中,不知道還要經過幾人之手。

            “當時,我的客戶基本上都是買來茶葉要送禮的。禮品茶大概占到了八成以上。”

            ▲在新茶飲之前,相當一部分茶葉消費主要源于送禮需求

            資深茶葉品牌策劃顧問、國茶實驗室創始人羅軍曾經有過一個“三分之一中國茶消費理論”的模型,意思就是基本上全部茶產量有三分之二賣給了消費者,但其中又有一半是沉沒在消費者的各個渠道里,沒有消費掉。

            選擇禮品時,送茶是件附庸風雅的事,接收禮品的人就會收到不少茶葉,而他自己又無法全部喝掉,造成了茶葉的極大浪費。

            曾經的輝煌逐漸遠去,張先生的茶葉店雖然如今仍然是同一茶城中生意最好的,但是利潤已然大大縮水,幾乎變成了輝煌時期的十分之一。

            作為國內頭部新式茶飲供應鏈品牌,逅唐茶業創始人韓剛透露,新茶飲的供應鏈企業目前已經處在了一個爆炸式增長的時期,市場上30%左右的新茶飲供應鏈企業,以前做的都是傳統茶生意。

            尤其是生產商家,有的直接組建團隊“殺入”,有的則和貿易商合作做拼配茶葉。

            新茶飲供應鏈另外一個火爆的例證是,逅唐茶業的銷量近兩年在以幾倍的速度增長,對于一個傳統茶葉的供應商,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。

            3

            重燃大眾對茶的消費熱情:

            71%的新茶飲消費,來自30歲以下的人群

            咖門聯合美團點評研究院發布的《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》中,對新茶飲的消費者進行了畫像。

            在性別上,整個飲品購買用戶以女性為主,占73%;飲品店用戶年齡分布統計中,30歲以下的人群達到了71%。

            顯然,這樣的消費群體,更多地出現在時尚的Shopping Mall中,是鮮少走到茶館里喝茶的。

            而如今,在各大購物中心開出的新式茶飲店中,他們成了消費主力。而且,到新式茶飲店打卡,在社交網絡上曬照片成了這一群體的生活常態,并觸發了新茶飲的又一輪傳播。

            ▲茶再一次走進了年輕人的生活

            很長一段時間來,傳統的茶文化雖然給了大家豐厚的精神財富,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茶葉的消費,復雜的工序、考究的茶具讓年輕消費者望而卻步。

            羅軍說,新茶飲的出現,說明茶飲行業已經擺脫了傳統茶文化的束縛,進入到現代、時尚、流行的消費模型通道。

            可以說,這是很多年之后,茶飲消費再一次進入到大眾消費品的競爭行列,被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接受。

            這些,對擁有幾千年歷史沉淀的中國茶來說,是一件十足的好事。

            4

            結 語

            長期以來,茶行業隸屬于傳統農業的范疇,處于一種“有品種、無品牌”的狀態。

            中國茶“有名無姓”,消費者所了解的茶葉品牌大多是某一地區的某個品種,例如安溪鐵觀音、西湖龍井等,但是脫離地區標簽以外的產品,卻知之甚少。

            但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在飲品峰會的演講上說,奈雪也就是兩年的時間,為什么能快速起來?是因為在中國這個國家有茶的原點。

            茶在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不用懷疑,國人喝茶的習慣也是不需要培養的。當茶再一次以擁抱市場的姿態被送到普通大眾的口中時,起鏈接作用的新茶飲還不夠厲害嗎?

            對此,你有什么看法呢?

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