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一家丟失了“必殺技”的必吃榜餐廳

            一家丟失了“必殺技”的必吃榜餐廳
            餐飲老板內參
            一線走訪
            2020-07-21
            5.2萬


            廚師界有一個說法,一熱頂三鮮。對于菜品來說,食物的溫度尤其重要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專業食客們去餐廳吃飯,菜品上桌后,會先摸一下餐盤,涼菜盤要夠涼,熱菜盤要加熱到燙手,才能保持足夠的溫度。光滿足這一個細節,就能淘汰掉一半以上的餐廳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資深大廚認為,熱菜最佳品嘗溫度應該在65℃—70℃,要保證這個溫度,出菜時必須要高達100°C以上,上桌時溫度至少要保證85°C,“這個溫度是底線”。而且越是夏天,越要注意保溫,因為菜品從出餐到餐桌,很容易被空調冷氣降溫,上桌就溫吞吞的了。



            上周內參君在三亞一家號稱必吃榜的餐廳吃飯,白灼蝦上桌時是溫的,各種爆炒海鮮也是外涼內溫的,吃得十分不爽!好端端的新鮮食材被糟蹋了。邊吃邊問號,這也能上必吃榜?


            服務員解釋說,“我們是老樓,沒有傳菜梯,樓梯太長了,上菜路上又有幾個出風口,所以會涼”……巴拉巴拉解釋一堆,也抵擋不住內參君一同學去點評上吐了槽。



            在三亞另外一家大眾點評上不動聲色的農家樂餐廳,我們卻吃出了不一樣的感受。廚房到餐廳的距離明顯更長,但白灼蝦卻是燙手的,新鮮燙口彈牙的九節蝦口感非常好,原因是服務員在第一時間快速上菜,且用到了透明的保溫罩。

             


            對比之下,僅溫度一條,就能看出餐廳出品和管理是否專業嚴格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“燙口”溫度在中餐界如此重要,然而在隔壁的咖啡界一樣會成為一些品牌的“必殺技”。


            今天我們以麥當勞為例,從另一個角度看看溫度拿捏對出品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憑借這點跟星巴克、肯德基競爭的:


           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| 來源
            賀哲馨 | 作者



            一次完美公關


            7月8日,演員安以軒在個人微博發布長文,表示自己在取用麥當勞的外帶飲品時被燙傷,因為有孕在身無法躲開,熱飲在“大腿內側燙傷留下的疤痕,至今難消”。


            來源:安以軒微博


            微博發出不久,麥當勞官方迅速回應,先向安以軒致歉,但隨即表示該飲品并非“內地麥當勞產品”,不過將引以為戒,更加重視包裝安全。


            這并不是麥當勞第一次因為熱飲傷人上新聞了。



            售價49美分的咖啡

            和300萬美元賠償


            麥當勞曾因為熱飲燙傷人,被判罰近300萬美元。


            1992年,時年79歲的美國老太Stella Liebeck在麥當勞買了一杯咖啡,卻在打開過程中不小心杯蓋脫落導致咖啡傾翻,最終在大腿和臀部等多處造成三級嚴重燙傷。


            Liebeck希望麥當勞能夠支付自己的醫療費用,也就是兩萬美元。但麥當勞只愿付給她800美元,并且多次拒絕了Liebeck庭下和解的提議。無奈Liebeck只能將麥當勞告上法院。


            此案一出,輿論幾乎一邊倒地站在了麥當勞一方。媒體將Liebeck被塑造成了一位貪心的老婦,妄圖利用大公司對自身名譽的重視對其敲詐勒索。此次事件影響之大,例如《飛出個未來》《周六夜現場》等流行文化節目都對Liebeck訴麥當勞一案進行嘲諷。就連陪審團一開始也認為這樣的案件是典型的“無聊訴訟”(frivolous litigation),是對社會資源的可恥浪費。


            Stella Liebeck的遭遇與安以軒何其相似


            然而庭審結束后,陪審團的裁決令人大跌眼鏡,他們認為咖啡產品存在事實性的質量缺陷,并且麥當勞的態度展現出“惡意侵權”的嫌疑,一致認為麥當勞應該賠給Liebeck 290萬美元。


            最終法官裁定賠償金額為64萬美元,麥當勞遂與Liebeck達成庭外和解,賠付金額保密,條件是后者不允許出書透露任何關于此事的細節。


            這就是著名的“麥當勞咖啡燙傷案”(Liebeck v. McDonald’s Corp.,1994)。


            網絡上至今流傳著這一傳奇案件的不同版本和各種解讀。但人們對此事件的一致看法是,它是個人vs快餐巨頭官司的首次勝利,徹底改變了跨國公司以往幾乎凌駕于法律和規則之上的現象,促使他們為了公眾利益而改進商業策略。


            麥當勞咖啡在當年的包裝是這樣的 來源:紐約時報


            此次案件之后,包括漢堡王、星巴克等在內的美國餐飲品牌都降低了自己熱飲的溫度,并改進熱飲包裝;大家現在熟悉的“熱飲燙口”(Caution!Hot Contents)標志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。當年出廠的私家車加裝杯托(Automobile-cup-holder)的數量猛增。



            麥當勞的熱飲,

            到底燙傷了多少人?


            陪審團是什么時候改變看法的?有觀點認為,陪審團事先并不知情Liebeck的燙傷如此嚴重,當原告律師將醫生的診斷報告和受害者的傷情照片展現之后,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。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,則是此次燙傷事件絕非個例。


            據麥當勞當年庭審公布的數據,在1982年至1992年期間,麥當勞在美國一共收到700起咖啡嚴重燙傷事故投訴,但法院從未受理。


            國內唯一一起記錄在冊的類似案件發生在2011年。某顧客在麥當勞就餐時因與他人發生碰撞,導致熱飲傾灑燙傷,該顧客將麥當勞和撞人者一起告上法庭。


            更多的消費者則在社交平臺上默默吐槽。來源:虎撲


            也就是說,麥當勞并非不知道自家熱飲尤其燙口,甚至到了傷人的地步。然而,他們卻并未做出任何調整。在Liebeck案件之后,麥當勞仍堅持將熱飲溫度保持在82℃以上,比市面上大部分快餐咖啡高出10℃-20℃。


            資料顯示,68度的熱水即可在一秒之內對皮膚造成三級燙傷


            曾經在麥當勞后廚工作的知乎網友@小狐九表示,在麥當勞咖啡和奶茶是同一套機器,除了放入漏斗的材料不一樣,流程大致相同。也就是說,麥當勞旗下熱飲產品,都嚴格遵循82℃以上的標準。


            香港媒體曾實測餐飲門店的熱飲溫度,麥當勞朱古力遠高于星巴克卡布奇諾 來源:香港經濟日報



            到底是什么,

            讓麥當勞堅持生產燙口熱飲?


            作為快餐巨頭,麥當勞不可能不知道食品安全對企業的重要性。


            但“熱飲燙口”這事兒微妙之處在于,它并非普遍意義上的食品質量問題,而更多的與消費者口味乃至品牌塑造有關。


            麥當勞方面曾表示,之所以將咖啡做得如此燙口,是因為“咖啡豆經過研磨之后,96℃的熱水沖泡調和時口味最好,在82℃~86℃飲用時口感最佳”。 


            然而, Journal of Food Science曾援引多份報告指出,消費者認為的最舒適的咖啡溫度介于57.8℃至71.4℃之間,遠低于麥當勞所認為的最佳口感溫度。



            有網友也表示,星巴克的咖啡也是開水沖泡,但店員會將沖泡后的咖啡放置半小時待其冷卻,然后再提供給顧客。這筆隱形的時間成本被轉移到了消費者身上,于是顧客只能抱著燙嘴的麥當勞咖啡小心翼翼地嘬。


            統計數據顯示,美國快餐多以得來速(Drive-through)的形式營業,顧客多將餐食帶回車上,或返回家中,或抵達辦公室之后才開喝。所以麥當勞索性將咖啡溫度調至更高,以防過快變冷。


            換句話說,當星巴克、肯德基家的咖啡溫度適口的時候,“燙口”就成了麥當勞在速溶咖啡市場的競爭力。


            甚至有網友猜測,麥當勞也許故意不讓消費者過快喝完一杯咖啡,手握醒目標志的麥當勞咖啡杯等于免費的行走廣告,麥當勞希望它的主人能夠去人更多的地方。


            來源:Spot


            據統計,1982年至1992年十年間麥當勞一共只花費了50萬美元用于支付燙傷事故受害者的“撫慰費”。


            這十年內,麥當勞在美國售出共計100億杯咖啡,按照每一杯咖啡約0.6美元計,收入60億美元。


            至于唯一一件發生在中國的燙傷案,麥當勞僅被判罰5萬人民幣。


            相比麥當勞每年的咖啡銷售額,這樣的賠償成本顯然有些低。


            統籌|臧政齊    視覺|張勁影


            歡迎餐飲老板、業界大咖投稿。
            投稿郵箱:nctougao@watcn.cn





            餐飲新零售/供應鏈優選




            往期精選

            投餐飲投怕了的資本們又回來了
            餐飲新基建,又把餐飲人逼到一個新拐點!
            疫情已事實結束:這幾類餐廳滿血復活
            疫后“返場”餐飲老板:很多倒掉的餐廳,是死于經營太糙
            誰是夜間餐飲吸金王?

            本錢都快賠沒了!餐飲老炮也被“外賣代運營”割韭菜?

            《消費疲軟、資金鏈斷裂……小店哀鴻遍野,頭部殺入“千店時代”》

            內參樓下美食街,疫情倒閉重災區,為啥只有這家店堅挺?
            連夜做檢測!北京餐飲的戰時狀態

            《“辛苦不怕,就怕疫情反復”:老板親自炒菜,懷孕老板娘頂一個半服務員……






            商務合作:

            真真 18037518262(同微信)

            栗軍 13718277715(同微信)


            轉載聯系:
            首席小秘書 neicanmishu(微信號)


            26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