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三公里內150個同類對手,外賣中小商戶還能“沉住氣”嗎?

            三公里內150個同類對手,外賣中小商戶還能“沉住氣”嗎?
            餐企老板內參
            一線走訪
            2021-07-20
            5.6萬


            競爭激烈,外賣中小商戶還有什么突圍方式?



            總第 2775 

            餐企老板內參 王盼 | 文



            ?

            ?現實

            逃離北上廣

            外賣中小商戶的“甜蜜與煩惱”


            蕪湖,艾比克漢堡炸雞店內,張宏明一邊嫻熟地為外賣奶茶打包,一邊和內參君聊了起來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他是第一批進駐第三方平臺做外賣的“老牌商戶”,早年在上海租了個檔口賣炸雞。后來因為結婚生娃,回到了安徽蕪湖老家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說到上海和老家外賣市場的不同,張宏明直呼“差距太大了”。
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?????
            ?????在餐飲行業,下沉市場一直都是“兵家必爭之地”。根據相關研究報告,除去一二線城市的3.9億人,三線以下城市、縣鎮與農村的人口規模將近10億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數據顯示,2020年一二線城市仍為外賣的核心區域,但三線城市以下的低線城市用戶占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,僅上半年從一月到六月,就從30.7%提升到32.2%,增長趨勢明顯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這背后有兩個原因,一方面,高線城市的外賣市場發展相對成熟,而低線城市大有可為;另一方面,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所增長,餐飲品牌和互聯網平臺正加速三四線城市的品牌布局,低線城市居民的外賣習慣正不斷被培養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一面是不斷增加的入局者,另一面是越來越激烈的競爭,對于在外賣平臺中占比超八成的廣大中小商家們來說,這是“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”,甜蜜與煩惱并存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難的一面在于:熱門城市龍頭效應明顯,競爭激烈,中小商家賺錢效應有限,很容易達到“天花板”無法突圍和發揮。以陜西漢中為例,熱門區域的北大街商圈月銷超過3000單的店鋪只有23個;而在上海,以靜安寺為中心,周邊月售超過3000單的商家足足有267個之多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:在眾多城市的局部區域,中小商家數量其實不多,且大部分單量差距并未拉開,活動力度、營銷工具的豐富度也難與一線城市、熱門商圈相比,還處在相對初級的競爭階段,中小商家尚有閃轉騰挪、再進一步的空間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所以,不同城市、不同的商圈環境下,小品牌和大品牌,需要不同的外賣經營策略。


            消費觀

            拆解小鎮青年消費習慣

            中小商戶更要懂得“察言觀色”


            內參君專訪了數十個不同性別、喜好、職業身份的三四線城市青年,總結出小鎮青年的“外賣心聲”,以及外賣在下沉市場正在悄然發生的變化。


            • “我媽喊我回家吃飯”,成為最大的“敵人”大多數受訪者表示,由于城市半徑很小,交通成本低,小鎮青年的正餐幾乎都回家解決。“什么場景下會點外賣呢?更偏向于一些饞嘴的瞬間,選擇小吃類的,比薩、奶茶、炸雞這些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• “兩部手機+兩個賬號,最大程度享受補貼。”一些學生黨,“有閑沒錢”是最大標簽。于是,很多人“深諳”平臺的各類活動,總能在豐富的餐品選擇中尋找到“省錢最大化”的路徑。一位大學生告訴內參君,“沒課的時候,能躺在宿舍床上研究一上午,有的同學甚至用2部手機同時點餐,只為享受2次‘新人福利’。”一名大學生說。


            • “孤獨經濟”依然凸顯。這一點和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樣,相比而言,“單身貴族”更喜歡點外賣。“一人食”現象在小城市也普遍存在市場。


            • “誰家好吃,整棟樓都知道。”在下沉市場,顧客“口口相傳”的速度也很快。誰家的外賣更好,量更大,活動力度更足,往往會很快分享給身邊人。
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事實上,小鎮青年的錢并不好掙。


            商家

            同質化下的突圍之爭

            “一個區域有150多個對手”


            對于很多中小型外賣商戶來說,爭分奪秒地“搶占流量”是日日思考的關鍵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“中小城市市場有局限性,一方面,總體的體量不夠大,流動人口少,無論商家還是顧客,總是那些‘熟人’;另一方面,單量更傾向于頭部商家、品牌加盟店,其它小店則面臨激烈的競爭。”臨汾三晉老田創始人劉耀鴻坦言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在山西臨汾,以饸饹面為主打的三晉老田,共有40家店。在疫情之前,他并未太重視外賣,“疫情是個催化劑,在這個期間我們發現,顧客對于有品牌、有信賴度的餐廳,呼聲格外高。”于是,他專門雇了有經驗的90后小伙操刀運營,目前,單店日均外賣單量大致是100多單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“這座城市主要都是固定人口,馬太效應明顯,‘品牌店’明顯更占優勢,一些自創的小店相對就要難一些。現在一些新入局的商戶,寧愿加盟一個品牌也不肯自創,教育成本太高。”劉耀鴻坦言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這個觀點,在蕪湖的炸雞店店主張宏明口中,也得到了印證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“之前在上海做,客單價30-35元很輕松,現在回來老家,同樣的產品客單價平均也就20元。這在我們商圈里還屬于中高定價。”在他看來,小城市同質化競爭嚴重,一方面是產品的同質化,另一方面也是平臺活動的同質化。“平臺的活動相對較少,大家的競爭方式和滿減力度都差不多,所以顧客對‘性價比’格外關注。”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經營4年時間,張宏明積攢了不少實戰經驗,也見證了該商圈外賣競爭的激烈。目前,他的小店月單量穩定在9000單左右,也算是“區域王者”了。據他說,這個區域,至少有150家同類商戶,“競爭異常慘烈,這一年,倒閉的商戶至少有20多家。”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打法

            四大維度做外賣

            小商戶不“沉沒”


            面對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,中小商戶如何做好內部優化?針對這個問題,內參君采訪了多位經營得法的中小商家,為大家總結“實戰方法論”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“做品牌”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對于具備連鎖實力的品牌店來說,一定要擅長利用“品牌背書”。三晉老田劉耀鴻的觀點很直接——要做“品牌”,有品牌就有話語權。“尤其是疫情之后,顧客是有新的要求和期待的,小城市更要做好體驗感。”他找來專業的設計公司, 為外賣“量身定做”包裝袋。

             


            “做流量”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“只要有利潤,薄利多銷也是銷。”福建莆田芋時代負責人鄧熙勝告訴內參君。他經營的是一家集合了燒仙草、手抓餅、炸雞等小吃的加盟品牌,在當地開店已經4年時間。“要積極參與平臺活動,有些優惠看起來賺的少了,但是可以大大提高單量。這種情況下我的心態很開放——核算好成本,就算是薄利多銷,也要沖!”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在他看來,適當舍棄利潤,換來的是平臺上的流量匯聚。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,單量越多,曝光度越高,好排名也隨之而來,最終就和別的商戶拉開差距了。據悉,截至內參君采訪,當月已9000多單了,正在向著“萬單門店”的目標沖擊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“做復購”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采訪中大多數商家認為,小城市消費人群固定,經營一年以上還能夠持續盈利的三四線店鋪,其整體復購率一定是40%以上的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如何提升復購率?一方面,品類一定是被當地飲食習慣所接受的,比如東北的燒烤、重慶的火鍋、陜西的面食、湖南的粉,這些品類已經有了很好的接受度,不需要重新“教育”市場。另一方面,要有精確的數據指導選品,知道服務范圍內的用戶接受什么,喜歡吃什么,在此基礎上,中小商家進行供給細分和升級。
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“做效率”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蕪湖艾比克張宏明認為,新店一定要“選好商圈,選好項目”,這背后是一場效率之爭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“用人,越少越好,夫妻開店,不需要雇人的項目最好;另外,商圈嚴格甄別,門店可以偏僻些。接下來需要思考的,就是如何能夠讓有限的品類帶來更多的訂單,比如能不能選準爆款餐品,吸引更多人下單;備餐、出餐環節還能不能更高效?效率是關鍵。”張宏明說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“薄利多銷的市場環境下,底部商家很難長久。所以策略很重要,你不能一直處于底部狀態啊,想辦法翻身。”




            外賣中小商家問卷調查

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

            輪值主編|王菁     視覺|代丹

            歡迎餐飲老板、業界大咖投稿。
            投稿郵箱:nctougao@watcn.cn
            ??


           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:最近,不少頭部餐飲品牌紛紛盯上了夜宵市場,然而夜間經濟背后的“靠山”是什么呢?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,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~

            掃碼關注“深扒餐飲供應鏈”視頻號

            ↓ ↓ 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↓ ↓


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?

            商務合作:


            翁瑞雪 13811864253(同微信)

            栗軍 13718277715(同微信)



            轉載聯系:
            內參小秘書 neicanmishu(微信號)



            1.3萬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