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第 3479 期
作者 | 餐飲老板內參 月半
東方梅酒節
開創雅興飲酒新范式
中國青梅酒頭部品牌梅見在創新與消費高地深圳,用一場“雅興飲酒”揭開餐飲新風潮。
4月中旬,梅見聯合天貓打造了第二屆“東方梅酒節”,現場除了有市民游客體驗雅飲梅酒外,更是有近10家企業與梅見達成了戰略合作。
據內參君了解,這些合作企業大多都將目光聚焦在陳皮梅見、大紅袍梅見、西嶺梅見等東方風味線產品上。其中一家合作商,原本經營的主產品是醬酒,這次選擇和梅見合作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——當下飲酒的主流趨勢,從大醉轉為微醺,梅見正在成為白酒之外的最優選擇。“梅見這種適口的佐餐酒,更容易受到大眾認可,與菜品的融合更和諧。同時,風味系列具有獨特的東方屬性,對于飲酒者來說,還有一種‘身份認同感’在里面。”
其它合作商坦言,他們本身就看好青梅酒賽道,梅見在線下也有一定基礎和品牌知名度,所以會更愿意選擇與梅見合作。“中式佐餐酒+東方文化基因,這兩個關鍵點的結合,具有很大的品類機會”。
梅見負責人談到,舉辦東方梅酒節的初衷是希望保護與復興中國青梅酒。但值得餐飲人關注的是,梅見現象正折射出一個新的品類機會和消費趨勢:在應酬與大醉的消費場景中,梅見開啟了“第三種酒飲范式”,正在引領雅飲消費潮流。
作為餐飲消費高地
深圳為什么值得關注?
內參君了解到,第一屆東方梅酒節始于杭州,此次落地深圳,與這座城市的創新與消費緊密相關。
作為消費高地,深圳處處散發著強勁的消費力,這里自帶“創新”氣息,也不斷孕育著新的消費模式。
以餐飲來看,餐飲品牌多種渠道的線上銷售取得了不少引發業內關注的成績。美團大數據顯示,春節期間,深圳線上消費規模全省排名第2,全國排名第6,同比2022年增長3.3%;在線下,深圳則充滿“首店吸引力”,去年,深圳共開出首店品牌321家,同比上升18.8%,首店規模增速和品牌吸引力,穩居全國前列。
在這樣的氛圍下,消費者也更樂于嘗鮮,“解鎖”新的飲食潮流。比如,去年深圳多家餐飲老板與梅見合作后,推出“招牌小龍蝦+冰梅見”的套餐,一改之前小龍蝦配啤酒的老式CP,酸甜的梅酒和冰涼的口感,解膩且不脹肚,新的餐酒CP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,成為去年夏天店鋪的旺銷爆款。
此外,整個廣東市場連續三年實現餐飲行業收入占全國比重超過10%,老饕眾多,口味刁鉆,在飲食方面十分講究。粵菜重視吃喝的平衡,追求食物的本味和新鮮。因此,在佐餐酒的選擇上,也有獨特的標準:最好是低度酒,不會遮掩食材的鮮味;最好是口味豐富、佐餐屬性強,適配不同的餐品。在這種飲食特色下,梅見一經推廣,很融洽地與粵菜匹配,接納度自然很好。
“精致餐飲”更是在深圳占據一方天地。美團發布的《2022中國精致餐飲行業洞察》中顯示,2022年精致餐飲門店的數量上,深圳位于全國第三,僅次于上海、北京,為476家店。
今年2月發布的《黑珍珠餐廳榜單》顯示,就上海、深圳兩城黑珍珠餐廳均價對比來看,深圳黑珍珠均價1545.38元,高于上海均價1299元。這從側面也說明,深圳“精致餐飲”具備較好的消費氛圍和能力。內參君發現,梅見自帶青梅酒的文化風韻,依托東方味道,也逐漸成為眾多精致餐飲菜單的“新常客”。
梅見深圳市場負責人尹先生則認為,整個深圳市場是中國消費市場的縮影,在酒水消費上,覆蓋了最貴的洋酒,到幾塊錢的散酒。“這是年輕態的城市,非常包容,酒水市場相對來說機會是蠻大的,還有很多可能性值得探索。”
以深圳為支點
梅見將雅興融入當代餐桌
東方梅酒節不是梅見第一次在深圳發力。
今年3月,梅見·梅花宴在深圳二十四史書院開啟。當時參加活動的一位餐飲老板評價,這場以青梅酒為媒,體驗梅花宴風雅場景的活動,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風度的傳承,又是東方生活美學魅力的再現。
自2019年誕生以來,梅見以文載酒,搭載各類國雅特色活動,不斷創造青梅酒品類商業價值。在歷經過梅見夜宴、頭部電商加持、甚至代表中國酒飲亮相法國盧浮宮、聯合國中文日之后,這瓶青梅酒早已成為了“中式佐餐酒”的重要選擇。而如今,作為青梅酒細分賽道率先出圈的品牌,在“消費高地”深圳,梅見已進駐超過25000家餐飲門店,引領“雅興飲酒”的餐桌潮流。
“雅興”其實也是大灣區的消費氣質,比如當地的飲茶文化,“嘆茶”在廣東話里,是享受的意思,喝早茶、嘆下午茶、飲夜茶,以及音樂茶……商人談生意、藝人切磋、文人論作品、友人閑聊,都在“悠哉游哉”的氛圍中找到滿足感。
移置餐桌上,吃和喝的平衡,也講究“雅”。這既是一種地方風格,也是一種與“身份證明”相關的消費現象。
在過去長達一個多世紀里,廣東市場奠定了“喝洋酒”的氛圍,威士忌、白蘭地一度成為“桌霸”,甚至白蘭地剛進入廣東時,很多人認為“喝白蘭地高人一等”。
如今在現代消費與文化覺醒的大環境下,國人不需要對標海外文化來實現“身份證明”。這個時候,具有典型東方味道和東方氣質的梅見誕生,“撕開”洋酒高地,得以成為餐桌上一顆耀眼的新星。
隨著新一代消費觀念與生活方式的變遷,雅興也契合了當代消費者“微醺悅己式”的飲酒態度。曾經,喝酒被貼上應酬、大醉的標簽,現在摒棄“不醉不歸”的當代消費者,越來越認同“大醉不如微醺”。雅興飲酒,既是反對烈酒主義的價值觀,也是“悅己”邏輯的體現。
對餐飲經營而言,雅興背后,是創新經營的新機會。
舉例來看,被評為“珠江新城中高端人士用餐優選”的“獅頭牌鹵味研究所”,主打“威士忌+鹵味”的創新。創始人偶然品嘗到梅見后,靈感大發,在研發創新上引用了茶梅見、陳皮梅見,讓不同風味的梅見入菜、配餐,讓先前飲用威士忌的客群大呼“驚喜”。
平民鹵味登上大雅之堂,與中國梅酒進行舌尖上的碰撞,這屬于酒菜創新;而定位清雅、典雅、優雅的“三清一味私廚”,則運用“雅興”進行了圈層鏈接和滲透。這家餐廳主打創意粵菜,新中式風格濃烈,連包間都用十二時辰命名。餐廳負責人介紹,客戶主要是商會圈層的傳統商行老板、企業高管,“梅見上架,還是客人主動推薦的。這邊談生意的客人多,追求高品質體驗,同時希望在飲酒方面,有一定的優雅儀式感,而不只是大吃大喝。梅見是廣受歡迎的聚餐酒飲,也是為數不多的倡導‘雅興’的酒飲,這與商務客群的消費需求十分契合。”
“梅見保持著青梅酒自帶的雅飲文化基因,推動了餐桌新選擇的產生與流行。”一位參加東方梅酒節的業內人士分析,在創新高地與消費高地,梅見既是在向大眾敘述風雅文化與東方美學,也引領了雅興飲酒的餐飲消費新趨勢。
小結
雅興并非復古元素的堆砌,而是將東方美學與雅飲場景相融合。
從梅見打造的多種餐酒體驗活動來看,不僅僅是在創新重視佐餐酒,更是在探索中國的雅文化、宴文化、梅酒文化。“雅興”并非一個形容詞,呈現在餐桌上,則是以梅見配餐、入菜,讓食客體會酒食相融的過程。
可以預測的是,作為改革開放后的年輕城市,深圳在經濟實力不斷增強、消費需求不斷升級、商業能級不斷能提升的狀態下,梅見正在創造越來越多的餐飲突圍機會。
內參每月將在評論區選取兩條“優質評論”,送上我們價值568元的內參重磅《餐飲經營研報》,歡迎大家踴躍評論,每月月底公布獲獎名單及截圖~
輪值主編|張鐸
視覺、插圖|代丹
編輯 |權紫君
餐飲老板內參已同步入駐:今日頭條、人民日報、微博、澎湃新聞、騰訊新聞、網易新聞、新浪新聞、百度新聞、頂端新聞、鳳凰新聞、界面新聞、搜狐新聞、封面新聞、ZAKER、知乎、支付寶、創業邦、贏商網、虎嗅、36氪、B站、抖音號、虎嗅網、21財經、鈦媒體、東方財富網、聯商網、前瞻網、億歐網、雪球網、投融界、新浪財經、一點資訊、天天快報、UC大魚號、商業新知、360圖書館等近52家媒體平臺,精準瞄向產業相關讀者,并與全國數百家媒體建立緊密連接。
栗軍 18501115972(同微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