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用工荒”的現象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勞動密集型行業,這與服務行業人員綜合素質、流動性以及其思想觀念都有較為密切的關系。此外,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又分流了部分青年人群,服務行業“用工荒”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解決,只能慢慢走心,從根本剔除服務行業社會地位低的尷尬處境。
餐飲行業的人員流動性高人盡皆知,尤其是在北京這座超大型城市,不管是高檔酒店還是中低端餐館,“招聘”幾乎已經成為門口的招牌。不過,近兩年來,隨著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強,中高端餐飲業開始走下神壇,對人員的需求也大幅降溫,這讓以往經常發愁招新員工的“游老板”,今年春節過后不再那么犯難。
游老板目前已經有幾家連鎖餐飲企業,企業規模不算小。“前廳的服務員還是缺,但沒有缺那么多,回家過年的員工大多數春節后還會回來。”游老板說,他的餐廳主打的是地方特色菜,不管是前廳還是后廚,大多數人都來自老家,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在北京招聘的。
在主打地方特色的餐飲業中存在這樣一個規矩,就是后廚和前廳工作人員通常都是以團隊的形式共進退,老板與大廚達成合作關系之后,整個后廚都是大廚帶領,還有的會連著前廳服務員一起帶,這種模式就形成了很穩固的用工關系,但如果大廚與老板決裂,那老板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危險。
“要想留住人,必須留住心”。游老板說,近些年來,為了應對用工難題,他也想了很多辦法,最有效的當然還是提高待遇。“原來每年過重要節日都會給員工發一些東西,后來我改變方法,直接發現金,這樣做員工更高興。”
除了在過年過節上有所表示外,游老板在人性化管理方面也做的到位。餐飲企業如果春節不歇業,就只能有很少一部分員工能夠回家過年。所以春節過后,他還是會安排給想回家的員工一個假期,讓他們在年后能與家人團圓。除了假期,老板還會給員工解決一些回家的費用。
在工資待遇方面,游老板透露,目前服務員的工資也已經實現了績效考核,工資水平并不是均等的,但整體而言,肯定是年年上漲。游老板總結的一個經驗是,“要解決用工問題,不用錢是不行的,但光用錢也是不行的,還要用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