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沙拉女王新年計劃:做一個10月前我還唾棄的企業!

            沙拉女王新年計劃:做一個10月前我還唾棄的企業!
            餐飲老板內參
            秦朝餐見
            2016-03-07
            3.8萬

                2015年5月,米有沙拉的創始人王令凱在媒體采訪時說:“餐飲O2O都是扯淡”,進入2016年,王令凱卻把加大線上業務放在年度計劃里。


                在回憶的情景下,我們常常會唏噓,我們最終還是做了當初的自己最不喜歡的事情。但這真的是一件壞事嗎?


                人間世態,不過是騎驢看賬本走著瞧。瞧出反思和經驗,做出調整和轉變,是我們生存于世的基本技能。對于企業尤其如此。


             餐飲老板內參 王建萍 發于北京


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▲以實體店切入市場的米有沙拉


            米有沙拉于2014年7月份在上海陸家嘴開了第一家店,到2015年3月底開了第二家和第三家店。5月被媒體報道引起廣泛關注,月底得到徐小平的真格基金1000萬投資。9月份開始擴張店面。


            創業十個月,她的故事打動了徐小平;融資十個月,她卻要做一家10個月前出言“唾棄”的企業。短短十個月,米有沙拉都經歷了什么?王令凱思想經過哪些變化?是什么顛覆了她的認知?



            |頓悟 ①|

            線上品牌運營推廣不只是賺錢的事


            王令凱說出“餐飲O2O都是扯淡”時,就像一個嚴格而老派的餐飲學究,或者傲慢而虔誠的產品主義者。她強調用餐的儀式感和尊重感,認為所謂餐飲o2o不過是送外賣,而從線下到線上的距離,不僅改變了點餐方式,同時改變了用餐體驗。她相信扎實做好門店才是打造品牌的正宗方法,而用幾乎排斥的態度否定餐飲O2O。


            ▲米有沙拉創始人王令凱


            僅一年之后,王令凱決定帶著米有沙拉走向餐飲O2O,重點打造之前被故意忽視的線上運營。


            具體原因有三:


            線上業務的拓展將對營業額有大幅度的提升;

            線上的運營對于品牌本身的推廣有非常大的作用,有許多成功先例可以參考;

            其團隊已在門店的運營上,包括體系建設,制度完善和標準化流程等方面練好內功。


            然而,王令凱的思路轉變的根本原因應該是,米有沙拉要從一家受歡迎的沙拉店走向沙拉屆的知名品牌。目標決定米有沙拉需要大量的經濟積累,口碑積累,品牌積累,決定米有沙拉應該用更開放的姿態去發展。



            頓悟 ②

            世界變化那么快

            品牌定位沒點野心可不行


            就像大多數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,都會做的一件事情是重新整理品牌形象和定位,米有沙拉經歷一年半的發展之后,也面臨重新設計品牌形象的必然要求。企業需要標準化的品牌形象來打破可能或已經發生的發展困局,完成一次品牌跳躍。


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▲格局不夠,后果就是不斷調整和改變


            “當我們重新做品牌形象,包括VI的重新設計,加上一整套的流程優化,發現這部分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,要遠遠多于如果我們最開始就做好這方面的工作。哪怕是外包給一個比較好的公司或團隊來做這件事情。”


            王令凱說,“由于創業之初只有一個人,考慮問題不夠全面,且當時過于擔憂成本問題,導致發展過程中很多東西必須推倒重來。所以創業之初確立品牌時,格局一定要夠大。”


            然而判斷當初的格局夠不夠大,只是事后諸葛亮的機智,創業之初的預期和想象除非是曠世英才能夠算無遺策,否則都必然隨著發展不斷調整和改變。畢竟世界的規律是變化。



            頓悟 ③

            一人強不是真的強

            放得不是權,是信任


            “一個人創業起家,第一家店的所有流程都是親自去做,包括去政府審批,選址裝修,食材采購等所有環節。”


            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才能激發團隊活力


            旺盛的精力和超強的學習能力讓王令凱扮演著各種崗位角色,成功開了第一家店。但與此相系的是,正是因為她的完美主義和對于每個崗位的了解和熟悉,讓她陷入不斷地指導和協調各部門工作上。不僅造成自己精力的浪費,而且使團隊其他人的作用難以發揮,使團隊受到傷害。


            “很多時候,這種傷害不是說團隊成員會有依賴性和惰性,而是會擔心和害怕,會擔心我不信任他們。”王令凱說,“應當放權給總監和總經理助理們,讓他們去做事,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才能激發團隊活力。”


            創業,既是企業的成長,也是人的成長。一家企業從小做大,發展階段不同,相應的玩法也不同。而玩法,只有“有用”和“沒用”的區別而已。

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