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性價比相對論:為什么他貴得要死還門庭若市,你便宜到家卻無人光顧?

            性價比相對論:為什么他貴得要死還門庭若市,你便宜到家卻無人光顧?
            餐飲老板內參
            秦朝餐見
            2016-06-17
            3.8萬


            商業的本質是買賣關系,買賣的背后則是性價比的關系。


             很多餐廳,人均消費很低,卻沒有顧客光顧,為什么?


             很多餐廳,人均消費中等,不打折就沒有顧客,一打折就高朋滿座,又是為什么?


             很多餐廳,人均消費非常高,同樣不打折,食客卻趨之若鶩,這究竟是為什么?


             今天,咱們就來剖析一下餐飲的性價比問題。



            便宜=性價比高=顧客盈門?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北京有一家日式餐廳,一碗飯菜賣120元,你覺得貴么?


            不遠處的一家中式快餐,一碗量大料足的排骨飯,售價只是上面那碗飯的零頭,你覺得誰的性價比高?


            事實是,上面那家日式餐廳,即使貴到離譜,仍有不少人對它趨之若鶩。原因無他,餐廳的飲食環境、視覺體驗都戳到了顧客內心“裝X”的需求。


            我們見到過許多中小餐廳,便宜到“地板價”,口味不差,服務也很熱情,消費者卻不買賬,生意冷冷清清。到底哪里出了問題?


            三個維度打造你的性價比


            前不久,和一朋友去吃火鍋,內存君故意給他設了三個問題:這家火鍋味道好不好?菜品給你的第一印象如何?會不會再來吃?


            朋友回答:“味道只能算一般。但是菜品新鮮,而且一盤毛肚這么多才18元,完全是超值!”最后說的一句話是:“這種店下次肯定還會來”。


            對話雖然簡單,但是卻反映了很多餐廳不一定明白的道理:味道不能決定一切,食材質量是基礎,解決性價比問題才是王道。


            顧客最看重食材質量,但決定是否愿意買單還是看性價比。


            在餐飲行業,大多從三個維度進行與消費者的性價比連接。


            1. 產品維度


            很多餐企希望在產品維度上有所建樹,這個維度的提升,確實也能真真正正的讓消費者感受到高性價比。畢竟,餐飲最終要回歸到的原點是“吃”,圍繞“吃”的體驗才是核心。


            說到“吃”,內參君不禁想再次表達一下對于味道的看法——味道的競爭只是處于初級階段的競爭,只有味道好,不是真的好。


            那么在產品維度的高性價比是如何體現出來的?舉個例子,當某火鍋品牌在重慶率先推出上百元毛肚的時候,很多消費者知道價格貴,但就是愿意買單。為什么?因為這個品牌在推這盤高價毛肚的時候,從感官上給消費者帶來的就是質量上乘的感覺。雖然價格高,但是物超所值。


            反過來,當餐廳為了低價而降低菜品品質的時候,自然對于消費者沒有吸引和粘合作用。


            當然,在產品維度做出相對于消費者的高性價比并不容易。因為產品的好與壞不是能夠直觀感受到的,所以環境觸點的設置、服務員動作、話術的設置、營銷的設置等都需要指向產品,通過一系列的外部詮釋把產品的“好”體現出來。 


            2. 環境維度



            逼格的環境也能提高性價比


            如今的餐飲業,做法最多的就是提升環境,吸引特定人群入店消費。


            比如,以性價比著稱的外婆家,一大特色就是有格調的餐廳環境。比如,土火老火鍋的精致環境是為了吸引對品質有要求的人群,即使客單價在100元左右,但在消費者心中性價比卻很高。再比如說,餓狼串說有逼格的環境是為了吸引年輕時尚一族,即使把串串的客單價提高到60-70元區間,也有年輕人趨之若鶩。


            包括上面那段小對話,也需要放在一個場景里面來看,如果在一家環境低劣的火鍋店內賣一份18元的毛肚,消費者可能就不會有超值的驚喜,甚至懷疑這盤毛肚的質量。所以,不同的場景也決定了性價比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轉換。


            因此,環境維度的卡位,能夠讓餐企精準地在紅海中切分出自己的客群市場。環境維度的拔高,最直接的就是,通過視覺的差異化,快速讓自己的目標消費群體聚集過來。一個明顯的例子是,曾經很長一段時期,當火鍋還停留在注重口味兒的時候,那些提升環境維度的火鍋品牌很容易從紅海中脫穎而出。


            不過,那個時期已經過去,當一批環境高維度的餐飲品牌已經占領了消費者心智,后入者勝出的幾率少之又少。


            3. 服務維度



            免費貼心的服務同樣提高性價比


            在服務維度中,海底撈毫無疑問做出了真正的高性價比。原因就在于,消費者對海底撈的服務已經形成了深刻認知,即使海底撈的味道差一點、環境差一點,極致的服務都可以彌補消費者在這些方面的心理認知,認為在海底撈的消費同樣屬于高性價比。


            但是要做到和海底撈一樣極致的服務,對于餐廳來說并不容易。因為當你的服務還沒有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固有印象的時候,提高人力成本,降低人效,只為提供好服務,消費者未必會買賬。


            你和顧客之間的“感知游戲”


            上述三個維度并不是相互孤立的,只是側重點不一樣。你不可能把環境做到極致,產品和服務跟不上而希望消費者認為你性價比高。也不可能把服務做到極致后,產品和環境跟不上還希望消費者同樣來消費。


            不可否認,如果把產品做到極致,服務和環境的體驗差也有消費者愿意買單,但這只適用于某些作坊式的小店、單店。
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你在哪里做出改變,消費者都感受的到。



           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餐廳按照一個品牌去打造,那么,產品、環境、服務三個維度的水平一定大體相當,側重突出其中一點。這一點將與你的品牌塑造走向息息相關。


            回到開頭的問題:


            很多餐廳,人均消費低,卻沒有顧客光顧,那是因為無人愿意為低質低價買單。


            很多餐廳,人均消費中等,不打折就沒有顧客,一打折就高朋滿座,那是因為你的定價與消費者對于你的產品品質的認知相背離。


            很多餐廳,人均消費非常高,同樣不打折,食客卻趨之若鶩,那是因為即使價格再高,消費者依然認為其很具性價比。


            說得直接一點,性價比就是你的定價和消費者“感知價值”之間的游戲。


            現在,你知道如何綜合你的產品、環境、服務進行定價,才能讓顧客覺得你的產品性價比高了么?

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