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到隱藏在寫字樓或者居民樓內的餐飲美食店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“小而美”。
然而,星探最近觀察的這家火鍋店卻特別另類,雖然在寫字樓內,同樣很美,但是體量卻并不小,甚至比一般的臨街火鍋店面積都還要大。
在寫字樓內,開一家“巨而美”的火鍋店,如此毀三觀的行為,可能在土火火鍋出來之前,沒有同行會認為他能夠活到今天,但是如今,土火不僅活得很好,第二家也已經開出。
成功的原因何在?且聽土火火鍋創始人楊一帆詳細分解。
巨大空間創造場景聚焦感
土火火鍋藏身于一高檔寫字樓的一樓,寫字樓內也有巨大的指引標牌,但是星探第一次去的時候還是走了冤枉路。可見就地理位置來講,寫字樓的確不是一個開火鍋店的首選之地。
然而,在進入火鍋店后,星探似乎明白了為何老板楊一帆會把自己的首家火鍋店開在這里。
接近兩層樓六米的挑高讓店內的空間顯得特別巨大,巨大的空間感瞬間帶走了一般火鍋店內壓抑、局促的感覺,取而代之的則是空曠、安靜,能夠輕松呼吸的感覺。
同時,由于店面上千平米,店內的每張桌子的間隔也很大,這讓食客即使在大廳用餐也能擁有良好的空間和私密性。
楊一帆說,在空間上的巨型體現就是為了打破傳統火鍋館狹窄、喧鬧的場景氛圍,讓食客能夠更用心的去體驗同朋友聚餐時的場景感。
燈光突出美食元素
要想在用餐場景中以燈光的手法突出食色感并不容易。畢竟,當用餐環境燈火通明的時候,食色幾乎無法體現。但是土火通過燈光的處理做到了這一點。
土火店內,除了整體暖色調燈光營造出的場景氛圍外,其燈光并不是傳統火鍋店店面通透明亮的感覺,而是相對較暗。
但是每桌以火鍋鍋底為中心區域的餐桌,都會有一束暖色燈光照射,讓火鍋鍋底顯得異常突出,光彩照人。
楊一帆說,土火的燈光是請專門的燈光設計師進行了系統的設計。偏重于暖色調就是為了讓食客在進入店內后,能夠快速進入到舒緩熱烈的氛圍。
而讓明亮的燈光聚焦在以火鍋鍋底為中心并向餐桌輻射開的桌面上,是為了讓食客在開始用餐的時候專注于美食,同時也讓食材更具誘惑力。
餐具與美食融為一體
土火在用餐的餐具上也進行了大膽創新,不僅使用了“金”色的全銅桌面并且啟用了偏日式風格的黑色餐具。而在菜品的餐具上使用的又是純白色的,最終呈現的就是金、黑、白三種顏色。
楊一帆說,在配合燈光的情況下,銅制桌面反射的金光才能讓黑色的餐具顯出一種漂亮的暗紅色。而這樣的顏色與白色餐盤搭配能夠起到好的視覺效果。
差異化打造核心產品
媲美甜品店的甜點以及自調酒的引入,屬于土火TOHOT在業內的再次創新。毫無疑問,這一點的創新,為土火在短期內成為業內的一顆新星加分不少。
對于楊一帆來說,甜品的引入看似簡單,實則在推出前做過多次實驗。
“我們的甜品是根據火鍋的口味進行搭配的”,而最能搭配火鍋的甜品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糕點、煎包,而是中西結合的產品,最適合的味道不是甜味,而是酸味。
總結:真正的產品主義是打造體驗閉環
在把土火火鍋成功的幾個關鍵元素提出來細說后,我們開始關注其最終能夠成功的原因。難道僅僅達到了上述四點的要求,就能夠完全復制土火的成功?
如果有人這樣理解,星探就只能“呵呵”了。
在楊一帆看來,土火的成功是因為給食客打造了一個全面創新的立體的消費體驗。真正的創新,一定是立體的,多維度的,它包含著產品、呈現、燈光、氛圍、服務、流程等等,單獨一個方面,例如菜品、擺盤、或者裝修,都稱不上創新。
怎么理解?很多火鍋館都推出自己的極品毛肚作為招牌,但是僅僅只有好的菜,只是為食客提供了一個好的點。
楊一帆認為,好的產品是從客人踏進店的第一步開始所感受到的場景,到上桌時感受到的服務,到毛肚上到餐桌后的樣子再到吃完后對毛肚的感覺,最后到客人離場出店。整個過程讓客人滿意,這才叫為客人提供了一個好的產品。
那么,土火通過上述四點做到的什么?
楊一帆說,土火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了為食客創造了一個全方位體驗火鍋的場景。而這里面的所有元素又是環環相扣,缺一不可。
比如說,目前重慶也有火鍋店開始使用銅制桌面。但是在使用后才發現,銅板氧化后會很難看。怎么辦?
土火的方法就是把銅板磨花,雖然看著同樣效果很差,但是在燈光營造的場景里面,這樣的桌面卻顯得異常漂亮。而黑色的日式餐具要泛出暗紅色,則需要銅板的映襯。所以整個用餐上的效果打造,燈光、銅制桌面和黑色日式餐具,三者缺一不可。
因此,如果用一個物品來解釋土火的產品概念,那就是手機。“蘋果的手機并不是因為其外觀好就算好,而是它的系統、手感、VI、流暢度、舒適度形成了一個完善的整體,只有一個強大的高緯度體系支撐它去創新,才算得上真正的創新”楊一帆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