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海底撈業績逆天!半年營收破百億,凈利潤增長41%

            海底撈業績逆天!半年營收破百億,凈利潤增長41%
            艷子
            頭部案例
            2019-08-21
            2.7萬


            昨晚海底撈發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,上半年新開130家門店,達到593家。


            6個月營收117億元,同比增長59.3%;


            凈利潤9.11億元,增長41%;


            人均升至104元,但翻臺降至4.8次/天;


            同店增長放緩,下降到4.7%;


            房租成本僅占收入的0.8%……


            下面內參君就為大家劃一下重點。


            餐飲老板內參 艷子/文 



            2018年9月,海底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。進入2019年以來,海底撈股價上漲猛烈。若以1月2日開盤價17.16港元/股為起點計算,截至8月19日收盤32.45港元/股,海底撈股價半年漲幅高達89%


            今年2月發布的《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》,海底撈創始人張勇、舒萍夫婦以身價高達565億元人民幣,成為全球餐飲首富。


            上個月,海底撈以169.69億元的收入,入圍最新的《財富》中國500強,排名第462位。


            所有的真相都隱藏在數據里。



            總收入

            半年營收破百億,增長近6成




            報告期內,海底撈實現營業利潤9.12億元,同比增40.89%;公司股東應占利潤9.11億元,同比增40.92%。


            收入主要來自餐廳經營,占總收入的96.9%。從去年同期的71.52億元,顯著上升為113.31億,增長了58.4%。主要由于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開259間餐廳。


            這個增速明顯高于上市前(2016年至2017年的收入增長率為36.2%)。而且也讓業內驚嘆。


            且不說上半年餐飲難做,業績滑坡是普遍現象,很多經營者能維持往年水平都阿彌陀佛了。


            連在全國有近1000家門店的呷哺呷哺,最近都發出盈利預警,表示今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凈利潤有顯著減少。


            不過海底撈同店銷售的增長放緩不少。同店銷售從2018年同期的60.4億元,上升至2019年的63.3億,增長4.7%。



            而在這個數字在2017年之前,曾達到14%。但到2018年,同店銷售的增速降至6.2%。今年來看,又降低了一些。這說明,老店營收水平已經接近天花板,增長乏力,未來增長主要靠開新店了。



            開店數

            上半年新增130家,明年將達到800家


            2019年上半年,海底撈新開門店130家,全球門店從2018年底的466家,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93家。


            其中一線城市146家,二線城市257家,三線及以下城市147家。中國臺灣、中國香港及海外總共43家。



           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海底撈全球門店數:


            2015年末146家——2016年末176家——2017年末273家——2018年末466家——2019年中593家


            上市之時(2018年9月公布的)是320家,上市至今9個月(截止6月30日)開了273家店,平均每月新開30家店。


            上市后,海底撈就開始一騎絕塵,照這個速度,13個月后,也就是明年這個時候,海底撈就能達到1000家店?


            不過,羽生品牌策劃合伙人邊江指出,雖然資金不成問題,但制約海底撈門店擴張還有幾大因素,比如供應鏈的配送覆蓋能力、人才儲備,以及城市外出就餐人口的活躍度指標等。


            海底撈在2019年仍將主要專注既有109城市的門店拓展,完成該部分拓展和加密論證后,將著力向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。


            ◎ 可以看出三線及以下城市同店銷售增長較快。




            ◎ 三線以下城市對總收入的貢獻快和一線城市持平。




            據商圈流量(海底撈3公里內覆蓋人數在20萬以上)、城市白領外出活躍度、綜合城市分級體系等計算得出,2020年,海底撈在國內布局的門店數量超過800家


            門店的擴張,一方面決定業績表現,其潛在空間(市場容量)也決定了成長空間,因此,擴張是支撐海底撈當前估值的關鍵(最新總市值1688億)。



            人均&翻臺不能兩全?

            人均升至104元,翻臺率降至4.8次/天



  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,海底撈的人均消費升至104.4元,去年同期是100.3元。其中一線城市人均達到110元。


            人均漲了,但翻臺率卻有所降低。整體從去年同期4.9次/天,降至4.8次/天。一二線均有下降,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翻臺有所上升。


            2015年、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,海底撈整體每天的翻臺率分別為4.0 次、4.5 次、5.0 次、5.0次。


            從收入角度考慮,翻臺率與就餐時間之間存在平衡點,翻臺率提升就餐時間就要下降,就餐時間下降客單價就會下降,不能兩全。


            不過,同店的翻臺是有所增長的,整體翻臺下降主要受新店拖累。



            有機構測算,2018年,海底撈85.52%的門店每日營業時間超過20小時,翻臺率后期提升預計有限。而在海外/一線/二線/三線/及以下城市,海底撈的翻臺率分別達到3.04、2.72、2.60、2.66次/天,就能達到盈虧平衡點。



            人工成本偏高

            海底撈的策略是,借助人工智能


            截止2019年6月30日,海底撈的員工已達到88378名,其中大陸有約8.4萬名。


            員工成本(包括薪金、工資、津貼和福利)一共是36.52億元。與同期相比,增長了65.8%,就所占收入百分比,從去年同期的30%增長至31.2%。


            據了解,海底撈一家店員工人數在150人左右,光員工住宿成本,一家店一年就高達50萬。


            經測算,海底撈員工的年薪達到7.2萬元,一個月是6000元,顯著高于業內水平。而一般一家1000平米的火鍋店,員工人數只有三五十人,人工成本會控制在15%~20%。


            不過,海底撈也在一直努力推廣機器人來降人工。


            ◎ 海底撈和擎朗智能Keenon合作的傳菜機器人




            用餐高峰期,傳菜機器人能代替3—4個傳菜員,每月成本只需要3000元左右,只有一名員工成本的一半。后廚使用機械臂配菜、出菜,可以完全替代人工,降低成本。 


            智慧餐廳可以減少20%人力,相當于減少了35人左右。一年可以節省員工成本252萬。


  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,海底撈有3家門店推廣了智慧機械臂,3家門店推廣應用了智慧配鍋機,179家門店應用了智慧傳菜機器人


            中國飯店協會調研數據顯示,火鍋餐廳年平均員工流失率高達38.46%,而海底撈只有10%以下的員工流失率,也正式因為高收入,使得精英人才得到更好保留。



            房租低到不可思議

            僅占收入的0.8%,物業議價能力強大


            人工成本高,但海底撈的房租成本低到不可思議。


            據財報,上半年,海底撈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從去年同期的2.72億元,下降至0.96億元,下降了64.7%。就所占收入百分比,從去年同期的3.7%,下降至0.8%(同時也跟啟用新的財務核算標準有關)。


            即便是巨頭麥當勞,在二線城市,年營收約900萬元的300平門店,一年3萬元/平方米,租金占比在7%~8%。海底撈的房租成本比麥當勞低了不止一點點。



            主要原因是海底撈本身品牌價值高,對物業方的議價能力非常強,一般是物業主動邀請,一般新店入駐都會免半年到一年的房租,之后的租金也是整個租客里最低的。另外超高坪效也降低了租金占比。



            其他亮點

            外賣、底料、奶茶了解一下


            今年上半年,海底撈的外賣業務收入1.88億元,比去年同期有40.9%的增長。但在整體集團收入占比中卻是下降了,從1.8%下降到1.6%。


            但調味品及食材銷售(主要是底料),從去年同期的0.57億,漲至1.75億元。占總收入的0.8%漲至1.5%。


      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海底撈今年4月推出茉莉奶綠、錫蘭奶茶等4款奶茶,目前在48個城市部分門店銷售,其中北京地區有26家店在售。



            海底撈現制飲品的價格均為12元/杯,價格與湊湊的手搖茶、巴奴火鍋的鮮榨果汁相比便宜不少,但產品種類有限、包裝也還有不少提升空間。


            茶飲的定位和未來是否會推出獨立的茶飲品牌,目前還不明確。看得出來茶飲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,海底撈在探索更多元的發展方向。


            上半年,海底撈還在不同區域城市推出了一共187種新菜品。



            強者恒強


            通過剖析數據,我們會發現,海底撈實際上有非常強大的三把斧。


            首先,它打造上下游餐飲產業鏈,構建了海底撈生態體系。


            比如,頤海國際提供火鍋底料;蜀海提供火鍋食材及倉儲服務;蜀韻東方提供裝修及翻新服務;微海咨詢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及資訊服務。


            整合供應鏈,更有效控制食材質量和供應效率。它不僅僅是一家連鎖火鍋店,而是扎根于整個火鍋產業鏈的集團。


            其次,以高人工成本支撐的門店及員工管理模式。


            海底撈采取扁平化管理,制定績效評估、薪酬激勵及培訓晉升制度,將員工與公司的利益綁定在一起,調動員工積極性。



            對門店的管理采取偏“自治”的管理方式,同一個師門旗下門店形成“抱團小組”,實現資源共享、互相監督。核心考核標準為“顧客滿意度”及“員工努力程度”,市場化程度高。(海底撈組織力揭秘:一天5萬步還保持微笑!海底撈是如何給員工打雞血的|月度重磅


            第三,低租金帶來經營效率優勢。


            低房租保障了單店的盈利水平,投資成本回收期短,快速貢獻利潤。海底撈的預計投入成本回收期平均約為10個月,新店開業一年就能貢獻利潤,在平穩經營時期的單店ROE(凈資產收益率)近100%。


            所以說,很多人認為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是服務,實際上是保證高品低價的全產業鏈布局,是高人工成本前提下的組織活力,是低租金下的凈利潤,這三維一體搭建起來的護城河。


            · end ·
            輪值主編|王菁  編輯|劉珍  視覺|王晶雪 艷子
            47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