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給牛雜潑個冷水,爆火之后,原料漲價危機猶存!

            給牛雜潑個冷水,爆火之后,原料漲價危機猶存!
            餐企老板內參
            品類洞察
            2021-06-16
            2.8萬



            疫情之后,各類牛雜餐廳,在全國各地橫空出世。繼小龍蝦、牛蛙、酸菜魚之后,又一小眾食材開始轉向大眾。


            熱鬧背后也有隱憂。


            牛蛙這個幾年前突然爆火的品類,今年價格猛漲,許多牛蛙店叫苦今年不賺錢。這類小眾食材的供應鏈不夠成熟,價格容易波動,進而直接影響到前端品牌門店的發展。


            牛蛙的今天,會是牛雜的明天嗎?



            總第 2740 
            餐企老板內參 戴麗芬 | 文



            牛雜竄火:

            一年新增4000家企業,品類升級,涌入商圈
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從前牛下水無人問津,今年牛雜卻意外走紅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根據企查查數據,2020年牛雜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已經達到4220家,2021年上半年,相關企業注冊量也接近2000家,幾乎是2015年的兩倍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更直觀的感受是,商場里,外賣平臺上,牛雜相關的門店突然在各地涌現。此前,內參君曾在《“比酸菜魚更有前景”?牛雜會是下一個風口嗎》一文中提及,牛雜類品牌升級已經遍布全國。

            在廣深市場,牛小灶主打牛雜煲,目前已經開出26家直營店。門店分布廣州、深圳和佛山,以購物中心為主。

            在上海市場,川菜品牌望蓉城更是一口氣簽了6個鋪位,發力牛雜。

            在江浙滬市場,大鼓米線也已經開了30多家店;牛江湖牛雜煲也拓展了100多家門店。

            阿平牛雜已經從上海走向了北京、天津、鄭州、武漢、合肥、南京、無錫等地。

            八合里海記也進入了“牛雜”這個品類,并計劃于近期開出首店。

            目前,“牛雜”主要涉及兩大品類:一是牛雜粉之類的小吃快餐;二是偏正餐的牛雜煲、牛雜火鍋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小吃快餐類:代表品牌有阿婆牛雜、孺子牛雜等品牌。目前小吃快餐類牛雜品牌,大多在地方深耕,開始走向全國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牛雜煲、牛雜火鍋:從美團上可以看到,牛雜火鍋的客單價集中在35元~75元之間;核心菜品牛雜的銷售方式有稱重式,拼盤套餐,還有自助餐式;牛雜火鍋的價格親民,牛肚、百葉、牛舌、牛肝、牛大骨等菜品價值感高,突顯出了高性價比。


            牛雜煲可以說是低配版的牛雜火鍋,先吃牛雜,再涮火鍋。受疫情影響,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,都更加重視價格因素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因此,比牛肉更加低價的牛雜,成為了許多人的選擇。企查查數據顯示,僅2020年就新增了川渝500多家川渝牛雜火鍋餐企。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為什么是牛雜?
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1、前提:老品類,有受眾基礎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事實上,牛雜并不是一個全新品類。在川渝地區,牛雜火鍋由來已久,比如朱光玉火鍋的主打產品就是牛雜。在廣深一帶,牛雜煲也發展了許久,阿婆牛雜等品牌已經在當地深耕已久。
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2、突圍點:價格洼地,有盈利空間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疫情之后,餐飲兩極化的趨勢愈加凸顯:一邊是追求高品質,一邊是追求極致的性價比。把成本做到最低,這件事已然是大部分餐飲商家考慮的首要問題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這就是疫情后,牛雜品牌大爆發的核心因素。我們再把餐飲“三高”拆解開來看,不斷攀升的房租、人力成本已經成了餐飲難以解決的痛點。食材成本若能壓低,那邊具備了一大優勢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目前來說,牛雜的成本價仍然比較低。牛江湖創始人潘紅表示,目前牛雜的價格在20元/斤左右,會有小幅波動,仍有盈利空間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3、潛力:小品牌居多,尚未出現全國連鎖品牌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之前的供應鏈也不完善,使得這一品類標準化程度比較差,無論是牛雜粉、牛雜煲,還是牛雜火鍋,沒有頭部品牌跑出來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此前,不怕虎牛腩拿到了九毛九的投資,最終也沒有長大。另一個做牛雜的品牌砂師弟也曾經很火,最后不再專注牛雜。當下這波牛雜熱,或許有機會誕生全國性的品牌。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火爆背后的隱憂
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在關注牛雜的發展路徑時,內參君不由自主聯想到了前幾年爆火的牛蛙品類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牛蛙在2017年左右,也突然間火爆了市場。據企查查數據,于2017-2019年,牛蛙相關的餐企注冊量每年新增均超過400家,遠超以往的增速。在全國各地,也很快出現了蛙來噠、蛙小俠、哥老官等連鎖品牌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同樣是小眾品牌的迅速走紅。在牛蛙身上,我們也窺見了小眾品類的短板——供應鏈的不穩定性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2020年疫情期間,因與野味沾邊,被卷入“禁食風波”,上游養殖戶出貨遭受重創,有的養殖戶甚至因此破產。因此不少蛙農改弦易轍不再生產牛蛙,從而導致今年供應不足。


            需求大于供應,牛蛙價格大漲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大部分沒有自建供應鏈能力的小品牌,叫苦不迭。因為高額的食材成本,不少餐廳不得不下架牛蛙產品。一些專注牛蛙單品的門店更為被動,甚至虧錢運營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小眾食材餐廳的經營,受食材價格波動的影響極大。今天牛蛙價格不穩定帶來的危機,仍有非常大的可能性,會在牛雜身上重演。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牛蛙?
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成也價格,敗也價格。潘紅對牛雜的價格波動也充滿了憂慮。“目前來說還是一個價格洼地,如果大家蜂擁而至來搶占牛雜市場,價格被炒到高點的話,大家都沒得玩了。”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目前來看,國內由于養殖技術落后,且采用小規模散養的模式,國內肉牛出肉量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。 也就是說,國內牛肉相關的供應鏈還不夠完善,品質不穩定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另外,專注于牛羊肉供應鏈的如康集團相關負責人也告訴內參君:“中國對牛雜允許出口的國家不多,主要從香港進入大陸,今年受疫情影響,牛雜的貨量少,價格漲幅很大。”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總而言之,牛雜的原料比較小眾,一旦需求擴大,價格就會飆升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那么,如果避免牛雜陷入價格困局呢?


            一是,與供應鏈企業建立長久、深入的合作。在牛蛙行業,已經搭建起了自有的養殖基地,或者與養殖基地有深入合作的企業,面對今年價格波動就從容許多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在牛雜這個品類,自建供應鏈基地不太行得通,目前國內牛的養殖技術和規模,仍需要很大程度的提升。因此,與供應鏈企業深入合作是一個更好的路徑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二是,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。比如許多品牌方會選擇和多個供應鏈企業合作,以確保一些供應鏈出現價格波動時,就可以向另一條供應鏈傾斜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潘紅告訴內參君,在品牌前期階段,為了保障門店利潤,她們更多采用國內供應鏈。她計劃等門店規模足夠大時,與大型進口供應鏈企業合作,批量采購貨源,保證門店有更充足、穩定,且高品質的貨源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三是,拓展多元產品線。牛雜的靈活性很強,很多牛雜品牌并不只專注于一個單品,比如牛江湖牛雜煲,既有牛鹵粉面,也有牛雜煲。為了預防牛雜的價格波動對門店產生過多影響,牛江湖將牛雜相關品類控制在50%左右。此外,阿平牛雜的產品線,也從6元左右的小吃,延伸到98元一份的牛雜煲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總結
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參照牛蛙、小龍蝦等品類發展軌跡,牛雜未來可能呈現兩個發展方向: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進入更多餐廳。隨著牛雜從小眾走向大眾,可能就預示著,牛雜相關的產品,將可能出現在更多餐廳的餐桌上。就像小龍蝦,如今已經不只是在小龍蝦館,而是成為了很多川菜館的引流產品。
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出現更大的品牌。至于牛雜這個品類是否會出現全國性的大品牌。這與牛雜的供應鏈密不可分,能否有品牌能夠搶占供應鏈優勢,搭建品牌護城河,或許就能夠出現一個領軍的全國性品牌。


            輪值主編|戴麗芬     視覺|張勁影

            歡迎餐飲老板、業界大咖投稿。
            投稿郵箱:nctougao@watcn.cn



            6月17-18日,解鎖加盟業務快速推進方法論??
            報名咨詢:小餐君 17611506283(微信同號)





            商務合作:


            翁瑞雪 13811864253(同微信)

            真真 18037518262(同微信)



            轉載聯系:
            首席小秘書 neicanmishu(微信號)




            1.2萬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