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休閑零售到熱鹵
這條賽道踏上了資本風口
“F4”絕味、周黑鴨、煌上煌、紫燕百味雞正在引領休閑鹵味賽道前進。
近日,今日資本殺入鹵味賽道,投資休閑鹵味食品——饞匪,該品牌半年來完成3輪融資。
內參君發現,主打新式熱鹵、熱鹵+的品牌正在出現,去年還在重慶、武漢等地區域性開店,如今在上海、北京等一線城市遍地開花,同時,這個品類也被不少資本所看重。
比如,來自長沙、聚焦新式熱鹵品牌——盛香亭,于今年完成兩輪融資,騰訊是新一輪領投;上個月,主打“現鹵現撈、現拌鮮吃”——熱鹵食光,完成來自紅杉資本的天使輪融資。
一組數據似乎也在佐證這一趨勢:
據《2021鹵制品行業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鹵制品消費在快速增長,預計2025年突破3000億元,目前佐餐鹵制品約占6成,休閑鹵制品占據4成。
據企查查平臺,目前,經營“熱鹵”的在業/存續的注冊企業接近2000家,成立時間在3年以內的注冊企業數量大約有1200家。
一線走訪:熱鹵+的三種入局模式
鹵味品類豐富而寬泛,開店形式相對分散。比如絕味、周黑鴨門店以檔口為主,多開在社區、街邊或者商場;一些夫妻小作坊則開在農貿市場,面向大眾消費的家常菜鹵菜攤點;而熱鹵+更多以小吃快餐模式,逐漸進入商場,可以堂食、外賣也可以外帶,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,主要面向白領上班族群體。
分析:“熱鹵+模式”為什么值得期待?
鹵味食品的起源,最初是一種家庭作坊或者小作坊,隨后是夫妻店小檔口,這些都是比較初級的商業形態。隨著工業化發展,出現了像絕味、周黑鴨等零售屬性的休閑鹵味產品。中央廚房批量化制作,再到門店進行銷售,屬于第二代商業形式。
而餐飲品類創新,無疑是從產品、門店、商業模式、運營、營銷等各方面做改變。
首先,熱鹵品類標準化高,極易做成規模化,具有多種業態模式。
隨著供應鏈更加完善,市場空間巨大,以及用戶使用場景的多元化和豐富化,也不斷催生更多商業模式和業態的出現。其實熱鹵和鹵味沒有本質上的區別,工藝上還是以鹵為主。
熱鹵的湯料會持續加熱,堂食占比相對較高,具有代表性的就是“現撈鹵”。像周黑鴨等冷鹵食品,偏向休閑零售模式,輕資產運營模式。不過,一位經營鹵味的老板認為,熱鹵相較其他品類,更輕型化,對資金、人工的依賴和門檻相對較低。
其次,食材可用度十分豐富,“百搭型選手”,可搭配米、面、粉做簡餐快餐。熱鹵產食材集中在雞鴨等禽類身上,而且相對成熟。制作手段的進步,讓越來越多的素菜、肉品均拿來做熱鹵品,且可塑性很高,能做出創新。
比如,從前都說蝦滑一類的產品不適合做鹵制品,因為鹵完再冷凍,從工廠中央廚房運輸到門店,整個冷鏈的過程會導致蝦滑口感下降,所以常見的蝦滑更多是新鮮的且用于涮鍋。最近,內參君觀察到,來自盛香亭的"一米純蝦滑"成為人氣推薦菜的第三名,是創新也是突破。
另外,熱鹵食材的辣更容易吃上癮,這也出現了熱鹵+粉面飯的搭配,更像是小吃+快餐模式,既滿足小吃口福,又能夠飽腹。
一位餐飲老板表示,很看好熱鹵未來發展,“在全國范圍內,熱鹵+粉面飯做成快餐模式,雖然處于區域化狀態,也有進一步發展的潛能。”只是相比之下,傳統鹵味產品在售賣時更方便,即買即食,出餐更快捷。而熱鹵會經過人工再次混拌過程,一定程度上出餐效率有些許降低。
熱鹵味型復合口感更強,需要進行一次預拌,該過程中會加入一些輔料;而且在售賣中,不同于傳統鹵菜、休閑鹵制品的陳列形式,熱鹵在門店的制作場景感更強,擴充和滿足了更多豐富的用餐場景。
小結:熱鹵市場,你看好嗎?
從鹵味到“熱鹵+”,這個品類細分后,被加上了更加時尚多元的色彩。
一方面,短期內或許會涌入大批玩家,把賽道做大;一方面,長期發展下去,賽道慢慢變得擁擠,競爭必然加劇,產品差異化會凸顯,而那時可能比拼的,是規模、盈利、產品、資本。業內人士認為,"這條賽道很細,那些先跑出品牌以及被資本助力的,或將優勢巨大。"
目前,賽道處于探索階段,未來發展如何,將以何種姿態突圍,內參君將持續觀望。
輪值主編|王盼 視覺|張婷婷
歡迎餐飲老板、業界大咖投稿。
投稿郵箱:nctougao@watcn.cn
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:按照“瑞幸模式”開面館,趣小面能成嗎?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,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~
掃碼關注“餐企老板內參”視頻號
↓ ↓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↓ ↓
翁瑞雪 13811864253(同微信)
栗軍 13718277715(同微信)
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(微信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