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餐飲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-餐飲老板內參【官網】

            200萬+餐飲老板都在關注的餐飲產業鏈平臺;業務涵蓋:媒體傳播、餐飲培訓、餐飲數據研究、餐飲報告出版、餐飲嚴選加盟、餐飲供應商優選、餐飲項目孵化等;獲財經作家吳曉波、源碼資本、美團點評、今日頭條等戰略投資

            外帶窗口成營業額新增長點?餐飲老板只需看看這4點

            外帶窗口成營業額新增長點?餐飲老板只需看看這4點
            楊守玲
            經營干貨
            2018-11-19
            4.1萬

            中國的所有生意,都值得重做一遍,“堂食+外帶”同樣值得重新再挖掘一次。


            ◎ 餐飲老板內參 楊守玲 發自重慶



            外賣化、電商化、外帶化,這是餐飲渠道創新的3個方向。


            其中,“外賣”和“零售”率先成為餐企尋求堂食以外業績增長的主要渠道,也是這兩年餐飲行業討論最熱的兩個關鍵詞。


            然而,內參君也觀察到,許多餐廳也開始嘗試重塑另一種由來已久的傳統渠道,也是被許多人忽略的渠道——外帶


            餐廳的外帶業務,本質上也是一種零售業務。




              1  

            門店零售化探索
            外帶成新的營收增長點


            對門店來說,房租、人工增長都是不可逆的,想要實現持續的高人效、高平效,外帶成為線下堂食的一種補充業態,有利于釋放堂食的閑置產能。


            尤其在用餐高峰時段,通過開設外帶小檔口,不僅可以有效緩解門店容納顧客的壓力,減少利潤流失;還可以將品牌效應延伸到更遠的地方


            - ? -

            重塑門店收入結構


            其實,許多品類按照“弱加工堂食即零售”的邏輯,像中式的肉夾饃、涼皮、卷餅、燒餅,以及西式的咖啡、面包、甜點、沙拉都是天然的外帶零售業態。



            像西少爺肉夾饃, “100 天賣20 萬個肉夾饃”,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令人驚嘆的高收入,正是得益于“外帶策略”。


            此前有數據顯示,西少爺肉夾饃堂食和外帶的比重均為30%,并且希望未來將打造外帶體系,將外帶率提升至60-70%


            此外,西少爺肉夾饃還仿效麥當勞,將原本盛食物的竹筐容器統一改為便攜式包裝,這一改變看似微不足道,實則為西少爺下一步主攻外帶的策略做鋪墊,給顧客一個心理預設:這些食物是可以打包帶走吃的。


            在我國,外帶業務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,但在過去5-10年期間,日本餐飲增速最快的一個領域不是別的,正是外帶


            - ? -

            延伸品類 帶來“超級增長”


            外賣窗口其實是品牌嘗試混合業態的一個機會,結合自身的品類相關性和品牌調性,不管新創一個品牌,還是涉足一個新品類,都可能為餐企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。


            在重慶,許多人喜歡一口熱辣的火鍋,配一口冰鎮涼蝦、冰粉、涼糕,許多火鍋店門口也必配一個甜品小吃攤。


            考慮到顧客確實存在這樣的飲食搭配需求,以及這類甜品的制作工藝不復雜,許多火鍋店干脆在菜單上加上這類甜品。


            像剛開業不久的冬生老火鍋,還單獨打造了一個甜品外帶窗口,并取名 “甘茶小憩”。


            類似的,湊湊打造的“火鍋+茶憩”模式,盡管一開始同行并不看好。但據了解,現在茶飲外帶窗口可為門店貢獻約18%的營業額,到了夏秋季,這一數據還會上升至22%,不得不讓同行紅眼。



            由此可見,外帶所帶來的“超級增長”,在提升經營效率方面確實大有可為。


            內參君也從多位餐飲老板處了解到,其實打造外帶窗口的成本并不多,除了借此探索營收新增長點之外,不同的商業形態對于品牌的發展也具有前瞻性意義。




              2  

            打造外帶窗口 
            并非簡單將堂食產品打包



            外帶窗口作為品牌與顧客建立連結的新觸點,并非簡單將堂食產品打包即可,還需要不斷探索其他的創新模式和服務升級,強化顧客體驗。


            - ? -

            打造外帶拳頭產品 菜品和價格要有調整



            選品組合

            菜品種類不宜過多


            遵循選品組合的基本邏輯,結合外帶客群的特殊需求,方便快捷,挑選受歡迎程度高、易攜帶、出品速度快的菜品或者菜品組合。為了提高點餐效率,菜單上的種類不宜過多,避免“選擇恐懼癥”顧客。


            OHA CAFE 知覺食堂(咖啡/中式簡餐),外賣窗口的菜單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張紙,不會讓人選擇障礙


            包裝設計

            美觀和實用性兼具


            外帶產品和外賣產品其實有著許多相似的設計思路,考慮到顧客取餐到用餐的時間差,包裝一定要具有保溫、防灑等功能,還需要考慮攜帶時的美觀性,正所謂,吸睛的外帶包裝就像一個行走的廣告牌


            價格區隔

            進行適當讓利


            行為經濟學中有一種厭惡損失的消費心理,如果顧客花了同樣的價格,卻沒得到堂食的服務體驗,很容易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。適當的價格差異和產品區隔,讓消費者感受到實惠讓利,成為外帶產品成敗的一個關鍵。


            像此前主打高端餐飲的“金百萬”轉型做外賣業務,人均客單價從90元降到了30元,還推出雙拼、小份菜、多人套餐等實惠菜品。金百萬的外賣收入從2015年的3000多萬,陡增至2017年的7億多。


            同樣,外帶產品也需要在產品策略和定價策略上作出針對性調整。



            - ? -

            合理的動線設計 避免顧客交叉混亂


            外帶窗口的終極目的是提高平效、增加營收,合理分區和動線設計必不可少,避免外帶顧客和堂食顧客交叉混亂,從而真正做到平效的提高。


            目前最常見的外帶窗口形式,當屬麥肯甜品站的“大店+小店”形式,現在還逐漸衍生出一些其他創新形式,以便更合理地使用有限的門店空間。



            像位于北京太古里的甜品店“青山研究所”,門口左側被設計成一個外帶窗口,外帶窗口內側與餐廳內部的操作間相連接,不管外帶產品還是堂食產品,都共用一個操作間,同時也保證了餐食制作完成后可以第一時間遞至顧客手中。


  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  冬生老火鍋在門店外側的中間部位預留出一小塊區域,左側是排位區,右側是透明展示櫥窗。


            而外帶窗口內側既可供店內食客消費,并由服務員負責取餐,外側還供過路行人外帶打包,可謂內外兼備、一舉兩得。



            - ? -

            新店型設計:為門店增添新亮點


            與傳統門店不同,獨立外帶窗口的增加也給餐飲空間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,也很容易為餐廳增加吸睛亮點和新鮮感。


            像咖啡店Green House café&zakk,一面綠藤外墻由玻璃幕墻取替,另一面外墻則被設計成外帶窗口,過路行人不僅可以清楚看到咖啡師精心的制作過程,兩面外墻還變成顧客最愛拍照的打卡位。



            純外帶咖啡店“春麗咖啡公司“,在取餐口旁邊配上了一個座位,上方個性鮮明的港風復古招牌,吸引了許多顧客前來拍照、自發傳播。



            - ? -

            嘗試其他創新和服務升級


            除此之外,品牌還可繼續探索其他創新形式,像COCO奶茶在部分門店推出的在線預約、到店取餐服務,在優化顧客點餐體驗、減少排位時間上也不斷進行新嘗試。





              3  

            小 結



            餐飲行業是一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,全國700多萬家餐廳,大部分只有中午和晚上各兩個小時的高峰運營時間。


            其它時間段,大量的人員、設備、空間都處于閑置浪費狀態,如果能把閑置的餐廳利用起來生產外帶產品,無疑會為許多餐廳創造出一個增量的銷售收入和利潤。


            372
            點贊,是給作者最好的鼓勵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