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天,據說上海迪士尼樂園很忙,據說同樣很忙的還有迪士尼小鎮新開的那家星巴克旗艦店。
因為在開業前就被預測為“全世界最繁忙”的門店,開業第一天就會面臨嚴峻考驗,為此,四百多平的店配備了110名員工。
事實果真是這樣嗎?好奇的內參君必須去探店啊!
結果發現,不出意料,面對突然暴漲的客流量,星巴克360度無死角地顯示出了它的深厚功力,不服不行!
北京時間6月16日下午4點,坐在星巴克迪士尼小鎮店寫稿子的內參君無數次淪為拍照背景。
大約一周前,位于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星巴克迪士尼小鎮旗艦店開業。隨著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園,客流量暴漲,顯然,這家“全球最忙”的星巴克迎來了第一場大考。
現場情況是這樣的:
以及,這樣的:
如你所見,人自然是多。但意料之外的是,盡管一座難求,作為消費者,卻沒有紛亂、擁擠與被忽視感。
如果說迪士尼的神奇魅力,為星巴克提供了輸出品牌價值的最佳環境。星巴克則不負眾望了展示了自己的深厚功力。內參君總結了它的6大應對之策。只能說為了迪士尼,星巴克也是夠拼。
策略 1 :437平110位伙伴,服務達到3步1引導
在這家面積437平方的店內,有將近110名星巴克伙伴。
內參君向一位星巴克伙伴打聽到,當天,最忙碌的中午時段,為了保證服務質量,有60位左右的咖啡師同時在崗。這是一般門店高峰期的3—4倍。
大量的人力投入,才能實現3步1引導的設置,盡可能滿足高峰期顧客的需求。
比如點單:整個過程簡直一氣呵成,豪不夸張的說,從邁進店門至飲品到手,不超過兩分鐘。甚至當你拿著飲品瞎逛的時候,還能有不止一個星巴克伙伴愿意和你嘮嗑。
不服氣的內參君側門出正門進又試了一次,還專門點了一個套餐,結果同樣……兩分鐘。
策略 2 :電子菜單省時間、提效率
內君發現,這家店取消了菜單黑板,而采用了紙質菜單和電子點單系統,三位數的星巴克伙伴中一部分人在門店移動,協助顧客點單,這就大大節省了點單時間,提升了效率。
而且,菜單內容也更加豐富,對迪士尼吸引的客群精準定位——小朋友居多,家庭出游居多,星巴克推出了相應的兒童套餐和家庭套餐。
策略 3 :城市伙伴“藏心機”,減弱不完美體驗
值得注意的是,這家店的伙伴來自中國天南海北的48個城市,并很有“心機”地將伙伴的城市印在了胸前的工作牌上。
一句親切的家鄉話,就可能使消費者獲得“老鄉式”好感,將品牌的信任成本降低,更有助于減弱人多帶來的不完美體驗。
策略 4 :加持體驗感,抓住新顧客
同時,這也是一家黑圍裙扎堆的店,一般星巴克門店,多數情況下有2到3位黑圍裙坐鎮,而這家的數量,則達到了30余位。
如此豪華的配置,足見其對出品質量的重視——最大程度把握住消費增量,將通過迪士尼“初識”星巴克的消費者,轉化成忠實顧客。
當然,這家門店少不了特定專屬商品,拎袋、杯子等商品在滿足實用性的同時,于游客而言,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紀念品。
而對星巴克忠實粉也是殺傷力極強——“又一款星巴克限定誒,買買買快快快。”
總之,就是讓更多的人,在熟悉的親切氛圍中,感受它全新的空間體驗。
策略 5 :設計玄機,更高顏值,更多導流
空間創新是星巴克的拿手好戲,特別是如何融入所在區域氛圍方面。
比如香港中環都爹利街的星巴克就以“懷舊冰室”向港式文化致敬,而東京新宿的快閃店,則打出了“白色冬日”的浪漫主題。
星巴克帶給童話般迪士尼的,是一座夢幻感十足的“咖啡劇院”。整個空間分為上下兩層,穹頂由金色和白色金屬絲線構筑成波浪“帷幕”。一層,對稱的島形吧臺巧妙地將人流一分為二,最外圍是商品展示區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樓并沒有座位,僅滿足點單出品、售賣商品等功能。??
內參君認為,這種設計傾向于向“外賣”引導,而且雙吧臺設計有助分流。而當你沿著兩側旋轉樓梯向上, 則會有種即將登臺演出的微妙儀式感。二層,星巴克咖啡杯構成的背景墻是一道無法忽視的風景。有意思的細節是,杯子中間或有中國傳統的皮影畫,更與劇院主題契合。
內參君注意到,環形是這家店的一個關鍵元素,軟座與圓弧形長條原木桌呈軸對稱,這種設計,既能容納更多的客流,空間又不顯得過于擁擠。??
此外,店外面有很多花壇式的座位設置,戶外空間利用也非常得當。星巴克不出意外的,把自己打造成了“到此一游”的打卡項目。
策略 6 :不變的價格,不變的信賴感
是的,在寸土寸金的迪士尼小鎮,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,星巴克依舊保持著統一定價。
經歷了各種被教育。當交通樞紐、旅游景點東西“就是比外面貴”(即便一些連鎖品牌)成為一種常識,星巴克統一價格簡直業界良心——尤其是在迪士尼里米奇頭包子35元一個的對比下。
星巴克不能貴一些么?內參君覺得,這家星巴克如果把價格提升10%,對它的客流量沒什么影響。
但它偏不。
這種選擇,一方面,讓新顧客在特定環境造成的剛性需求中,通過“價格與體驗”的比較,對品牌形成直觀認知,容易砍掉其日常的入店門檻。
對老顧客而言,更傳達出一種信賴感——不管在哪兒,它都是你熟悉并喜愛的那個星巴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