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徒生童話吃過沒?果味豬蹄長啥樣?
而且,“最好喝的湯”、“萬萬沒想到”、“來自星星的炸雞”這全是菜單上的菜名……
這家餐廳的名字更牛逼轟轟的叫“沒有之一”。
今年開春的時候,在杭州市武林路戒壇寺巷里面很不起眼的居民樓里,某一天突然拉起卷閘門,里面走出三個小伙,在門外豎了一塊小黑板,擺滿了花草盆栽后便鉆進了廚房開始做起蘑菇湯,等待第一撥客人的到來。
來這兒吃飯,首先得做好被雷倒的準備。菜單一遞上來,顧客就會被菜名嚇一跳:最好喝的湯、沒有之一、萬萬沒想到....
杭州一位資深美食記者都在餐友匯里感嘆:“這家店,我去了,連我都看不懂到底該點什么菜”。
當創意變成創疑:漸入佳境還是走火入魔?
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,各行各業都開始經歷新一輪的洗禮,餐飲業因其行業的特殊屬性,所面臨的轉型壓力更大,因此,“創意”便成了很多新開餐廳的一個熱詞。在這個各方面運營成本居高不下、運作流程都要依靠人工來完成的行業,“創意”不能不說是一條搶眼球的捷徑。
但是,眼下一些新開創意餐廳似乎有點變味,似乎成了創“疑”,比如那家“杭州最有創意的餐廳”,名字取得吸引眼球,并且能讓很多人轉發,這是成功的,然而以幾幅漫畫構成菜單,連“資深美食記者”都難看懂,這就成問題了,殊不知餐飲店呈現給顧客的菜單是有規定的,需包含單價、計量單位等元素,這樣的菜單不光難以讓顧客理解,也難通過相關部門的檢查。
“如今一些新開的餐廳,的確過于強調所謂的"腔調",不光是店名,就連推廣手段都在讓消費者猜謎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職業經理人稱,“餐飲業的最終落腳點還在于品嘗,而"腔調"充其量只是一種修飾氛圍和提升消費者興趣的途徑,不能說不重要,但是得在符合大眾心理的前提下去做這番工作。”
在這位業內人士看來,創意餐廳變創“疑”餐廳看上去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一些餐飲店的變革之舉,實際上卻是一種違背傳統行業運作流程的手法,很值得商榷。